麻省理工学院学生的作品重新定义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

想象一下,有一个可以跟踪你的一举一动,并为你推荐适合你个人舞蹈风格的音乐的音箱。这就是“Be the Beat”背后的想法,这是麻省理工学院4.043/4.044(交互智能)课程的几个项目之一,由建筑系的Marcelo Coelho教授,在2024年12月举行的第38届NeurIPS(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年度会议上发表。NeurIPS是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声望的会议,致力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和科学,是展示前沿发展的首选场所,超过16,000名与会者聚集在温哥华。

本课程探讨大型语言对象的新兴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如何扩展到物理世界。虽然“Be the Beat”改变了舞蹈的创作可能性,但其他学生提交的作品跨越了音乐、讲故事、批判性思维和记忆等学科,创造了生成体验和新的人机交互形式。总的来说,这些项目展示了人工智能更广阔的前景:超越自动化,催化创造力,重塑教育,重新想象社会互动。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和设计专业的学生Ethan Chang和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和音乐专业的学生Zhixing Chen设计的“Be the Beat”是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音箱,可以根据舞者的动作提示音乐。纵观历史和文化,舞蹈传统上是由音乐指导的,但舞蹈创作音乐的概念很少被探索。

“Be the Beat”为人类和人工智能在自由式舞蹈上的合作创造了一个空间,让舞者重新思考舞蹈和音乐之间的传统动态。它使用PoseNet来描述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的动作,使其能够分析舞蹈风格,并查询api来查找具有相似风格、能量和节奏的音乐。与boombox互动的舞者报告说,他们对艺术表达有了更多的控制,并将boombox描述为一种发现舞蹈类型和创造性编舞的新方法。

《给你的谜》是一款教育游戏,由艺术、文化与技术专业24岁的应届毕业生穆里纳利尼·辛哈(Mrinalini Singha)和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应届毕业生唐浩恒(Haoheng Tang)共同制作,旨在培养年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事实核查技能。该游戏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和有形界面来创造身临其境的调查体验。玩家扮演公民事实核查员的角色,对游戏界面打印的人工智能生成的“新闻警报”做出回应。通过插入墨盒组合来提示后续的“新闻更新”,他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导航,分析证据并权衡相互矛盾的信息以做出明智的决定。

这种人机交互体验通过消除触摸屏界面,用触觉丰富的模拟设备取代永久的滚动和略读,挑战了我们的新闻消费习惯。通过将慢媒体的功能与新生成媒体相结合,这款游戏促进了深思熟虑的互动,同时让玩家更好地理解和挑战当今两极分化的媒体格局,在这种格局中,错误信息和操纵叙事盛行。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研究员金基旭(音译)的“Memorscope”是将人类面对面互动的深刻体验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创造集体记忆的设备。受我们如何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来检查和发现隐藏和不可见的细节的启发,Memorscope允许两个用户“看”对方的脸,利用这种亲密的互动作为创造和探索他们共同记忆的门户。

该设备利用OpenAI和Midjourney等人工智能模型,引入不同的美学和情感解读,从而形成动态的集体记忆空间。这个空间超越了传统共享相册的局限性,提供了一个流动的、互动的环境,在这里,记忆不仅仅是静态的快照,而是由用户之间持续的关系塑造的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叙述。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学生鲍希颖(Aria)和赵玉波(Yubo Zhao)设计的“叙事”(Narratron)是一个互动投影仪,通过大型语言模型,通过皮影戏共同创作和表演儿童故事。用户可以按下快门来“捕捉”他们想要在故事中出现的主角,它将手部阴影(如动物形状)作为主要角色的输入。随着新的影子角色的出现,系统会发展故事情节。这个故事通过投影仪作为皮影戏的背景出现,同时通过扬声器讲述,用户可以实时转动曲柄来“玩”。通过将视觉、听觉和身体互动结合在一个系统中,该项目旨在激发皮影戏叙事的创造力,并实现多模式的人类与人工智能协作。

Karyn Nakamura于24年创作的《完美的语法》是一件影像艺术作品,它审视了运动和视频背后的句法逻辑。该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来操纵视频片段,探索如何通过机器模拟和重建运动和时间的流动性。从哲学探究和艺术实践中汲取灵感,中村的作品质疑感知、技术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体验。通过计算过程重新想象视频,中村研究了机器如何理解和表现时间和运动的复杂性。

作者:麻省理工学院晨兴设计学院

链接:https://news.mit.edu/2025/mit-students-works-redefine-human-ai-collaboration-01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声明:海森大数据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电话:152 6451 3609,邮箱:1027830374@qq.com